2016年1月11日 星期一

林資銓(仲衡) 1877—1940

字仲衡,號壺隱,臺中霧峰人,係林家下厝剛愍公林文察之孫,棟軍統領林朝棟次子。光緒三年十一月十一日(1877年12月15日)生。乙未(1895)割臺,隨父兄內渡,避難泉州,娶泉州望族學者家庭之閨女莊秋渠。嗣後輾轉福州、上海、北京之間。後東渡日本,入東京中央大學就讀,開臺人留日風氣之先。仲衡善詩文,遊歷所至多所吟詠。1902年與從叔朝崧(癡仙),從弟資修(幼春)組織「櫟社」,並被稱為「櫟社三傑」,對臺灣詩學界有甚大貢獻。1921年櫟社創立二十週年,被推舉為理事。為日據時臺灣著名舊詩人之一。1940年1月10日因糖尿病去世,享年六十四歲。其詩多詠景、詠史、詠物之作,又多以婉約取勝,生前曾輯為《仲衡吟草》,唯未刊行,迄民國五十八年四月其長婿杜聰明博士始為排印出版,改題曰《仲衡詩集》附《吟香集》一卷;今有龍文出版社《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》之影印本。

林資銓(1877-1940),字仲衡,號壺隱,臺中霧峰人,為臺灣望族霧峰林家之後人。其祖父林文察、父親林朝棟,都是晚清著名的臺籍名將。資銓與其叔父林朝崧(字俊堂、號癡仙)、堂弟資修(字幼春、號南強),則皆以能詩揚名於日治初期臺灣詩壇,被美稱為「霧峰三傑」,而三人也同時列名櫟社「創社九老」之中。資銓於日本領臺初期(約1895-1905年間),曾輾轉滯留於中國大陸泉州、福州、上海、北京等地多年,其間一度赴日。1905年曾返臺,次年參與櫟社之創社之集會。其後再度東渡日本,於東京中央大學肄業,約於1909年返臺定居,此後則常出席櫟社活動。資銓雖出身豪門世家,早年漂泊中國大陸,面臨晚清動盪與臺灣割讓之巨大衝擊,其後轉赴日本求學,雖不無雄心,但終究無功而返,回臺定居後,亦無法 尋求安身立命之道,難脫傳統文人之格局,而其晚年境遇淒苦,使其詩作充滿酸澀之悲,頗富感染力。代表作《仲衡詩集》,內容以記遊、寫景、詠史、詠物、酬唱為大宗。其中詠物尤具特色,除零星詠物之作,並有〈詠昆蟲二十首〉、〈吟香集〉等組詩,後者遍詠群花,多達百餘首。



參考資料來源:
  • 杜聰明〈林仲衡先生簡介〉,《仲衡詩集》卷首。
  • 廖一瑾《臺灣詩史》,頁338,文史哲88.03。
  • 《臺灣霧峰林氏族譜》頁352,《臺灣文獻叢刊》第二九八種,民60.12。

歷史

霧峰林家的祖籍源自閩南漳州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,1746年渡海到台灣定居。最早的一輩是第14世林石。林石因被官方認為參與了抗清的林爽文事件,後被官方捕殺。後在遺孀的帶領下,第三代林甲寅從原先大里杙(今大里區)移居阿罩霧(霧峰),重新展開經營。其後代以林奠國林定邦為中心分為兩支,林奠國後代被稱為「頂厝」,林定邦後代則為「下厝」。林家發展初期主要由下厝系發揮其影響力,家族以武力發跡;後期則頂厝系抬頭,以藝文社會運動知名。
1853年,小刀會起事,部分成員於1854年轉而來台,滋擾北台灣沿海,並趁勢攻佔雞籠(今基隆市)。北路協副將曾玉明徵召林文察助戰。林文察選擇與客家人和解,並與義民軍合作共同抵禦。
戴潮春事件林文察收購或佔有大量房屋土地,使林家田產倍增,並因平定戴潮春事件有功,得清廷賞賜全福建省(當時包含台灣)的樟腦專賣權。
1884年,林家在霧峰的經營隨著土地開墾,商號的建設,規模越來越大,當時家族中的林朝棟,曾率姻親李惟義的2000多人鄉勇中法戰爭中立功,被清朝賜官。1890年代,樟腦貿易興起,霧峰林家因掌握全台樟腦的外銷,利潤相當可觀。
1900年代,林家的林資鏗抗日的代表,當時林家的資產大多被日本政府強行收取(包含現今台中公園),1915年林資鏗到中國參加了孫中山興起的中華革命黨,1921年就升任為大元帥的侍衛官,1925年被軍閥殺害。
事實上1893年開始,林家事實上已轉為藝文世家,在林朝棟的樟腦事業達到頂點後,他的堂弟林獻堂成為族長,林獻堂與他父親林文欽都相當喜歡文學戲劇美術,聯合士紳創辦台中一中,並開始裝飾林家的建築。他們所修築的「萊園」是今日台灣園林建築的代表。

霧峰林家

霧峰林家,是日治時期台灣五大家族之一,因其發跡於霧峰(古稱阿罩霧,今台灣臺中市霧峰區)而得名。自19世紀中期以來,林家掌控了中台灣大量的田地,領有數千精良兵勇以及樟腦專賣權等特權,協助平定太平天國戴潮春事件並參與中法戰爭,是清治時期台灣社會最具影響力的家族之一。
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在清代便發跡,臺灣人稱「一天下,兩林家」[1]。一如板橋林家花園,霧峰林家占地廣闊的萊園也相當聞名(位於林家創辦的明台高中校址內)。日治時期,霧峰林家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並列為「台灣五大家族」。